词典

方幅的意思

fāng

方幅

三七中文 777ZW.COM

    词语解释

    方幅[ fāng fú ]

    ⒈  指规模方正。

    ⒉  指人品方正,端方。

    ⒊  方形笺册。古代典诰、诏命、表奏等皆用方形笺册,故亦借指此类重要文书。

    ⒋  泛指文章或文章格局。

    ⒌  犹法度;规矩。

    ⒍  指幅员;疆域。

    ⒎  六朝时方言。公然;正当。

    三七中文 777ZW.COM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指规模方正。

    南史·徐勉传》:“吾 清明门 宅无相容处。所以尔者,亦復有以。前割西边施 宣武寺,既失西厢,不復方幅。”
   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真诰·稽神枢一》:“齐 初,乃敕 句容 人 王文清,仍此主馆,号为 崇玄,开置堂宇厢廊,殊为方幅。”

    ⒉  指人品方正,端方。

    《北史·樊子盖传》:“宜选贞良宿德有方幅者教习之。”
    《周礼·天官·宰夫》“书其能者,与其良者” 唐 贾公彦 疏:“人虽无别行,而有方幅正直者也。”
    侯方域南省试策二》:“士之稍方幅者,则惧其戾俗而不举矣。”

    ⒊  方形笺册。古代典诰、诏命、表奏等皆用方形笺册,故亦借指此类重要文书。

    南朝 梁 沉约 《修定乐书疏》:“《檀弓》残杂,又非方幅典誥之书也。”
    《陈书·姚察传》:“宫内所须方幅手笔,皆付 察 立草。”
    黄宗羲 《与陈介眉庶事书》:“﹝吾兄﹞欲以章句扬於当时,委弃方幅典誥之书而不视。”

    ⒋  泛指文章或文章格局。

    清 唐甄 《潜书·去名》:“汉 人之作,文之末也,而况后之琐琐方幅者乎?”
    清 沉德潜 《说诗晬语》卷下:“四灵诸公之体,方幅狭隘,令人一览易尽,亦为不善变矣。”

    ⒌  犹法度;规矩。

    宋 叶适 《丁少詹墓志铭》:“﹝ 少詹 ﹞纵笔所就,词雄意确,论事深眇,皆有方幅。”

    ⒍  指幅员;疆域。

    章炳麟 《中夏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书》:“以吾 支那 方幅之广,生齿之繁,文教之盛,曾不不逮是偏国寡民乎?”

    ⒎  六朝时方言。公然;正当。

    《世说新语·巧艺》“支公 以围棊为手谈” 刘孝标 注引 晋 裴启 《语林》:“王 以围棊为手谈,故其在哀制中,祥后客来,方幅会戏。”
   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贤媛》:“李氏 在世,得方幅齿遇。”
    余嘉锡 笺疏:“六朝 人谓凡事之出于光明显著者为方幅。此言‘方幅齿遇’,犹言正当礼遇之也。”
    《宋书·吴喜传》:“且欲防微杜渐,忧在未萌,不欲方幅露其罪恶,明当严詔切之,令自为其所。”
    《南史·梁豫章王综传》:“方幅出行,垂帷於舆。每云恶人识其面也。”

    三七中文 777ZW.COM

    国语辞典

    方幅[ fāng fú ]

    ⒈  规矩法度。

    《北史·卷七六·樊子盖传》:「今以二孙委公与卫文升耳,宜选贞良宿德有方幅者教习之。」

    ⒉  公然。

    《宋书·卷八三·吴喜传》:「不欲方幅露其罪恶,明当严诏切之,全自为其所。」

    ©2023 777ZW.COM